北斗技术引领铁路测量新纪元:国家铁路局发布卫星定位测量规范

发布时间:2025-05-06 |   作者: 产品展示



描述:...

产品详细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铁路工程的测量和建设也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最近,国家铁路局正式对外发布了铁路行业标准公告,完成了铁路工程建设标准《铁路工程卫星定位测量规范》(TB10054-2025)的编制工作。这一规范的发布,标志着卫星定位技术在铁路工程测量领域的应用将更广泛和规范。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卫星定位测量技术在铁路工程建设中逐渐推广应用。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全面建成和应用,卫星定位技术的准确性、操作的简便性以及全天候的优势使其成为平面控制网建立的首选方法。与此同时,卫星定位技术还在高程测量和变形监测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形成了丰富的应用实例。

  本次发布的《铁路工程卫星定位测量规范》,从多个角度对铁路工程的卫星定位测量工作进行了标准化、规范化。

  新版标准坚持创新驱动的原则,全面总结了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在交通运输、测绘地理信息以及水文监测等领域中的应用成果和实践经验。标准明确了北斗技术在铁路测量中的应用要求,涵盖了卫星定位高程测量、实时动态定位测量(RTK)、变形监测等关键技术方面的要求。

  为提升测量精度和效率,标准对控制网的等级划分与精准度进行了优化,将新的要求与实际工程应用紧密结合。例如,规范明确规定了卫星定位测量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时间基准,特别是新增了铁路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网建设的技术要求。这为大范围、高精度的全周期应用卫星定位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次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由国铁集团的多个单位一同承担,这中间还包括铁一院、北京交大、铁科院及中铁设计等。这些单位在人员与技术上的密切合作,为规范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提供了保证。

  随着未来技术的慢慢的提升,卫星定位技术在铁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前景将愈加广阔。它不仅将提升工程的施工效率,还将为精准施工和安全管理提供更坚实的技术保障。此外,随着智能化铁路建设的推进,卫星定位技术的应用也将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前所述,公众能够最终靠国家铁路局政府网站的《标准规范》栏目,获取最新的规范信息。这一标准的发布无疑将推动卫星定位技术在铁路工程测量领域的逐步发展,为我国铁路事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增添新动力。

  总体而言,《铁路工程卫星定位测量规范》的出台不仅是卫星定位技术在铁路工程应用中的一次重大进步,更是全国铁路工程建设走向现代化、精细化和标准化的重要体现。展望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演进,铁路建设将在智能化与高效化的浪潮中不断前行。通过规范与创新的双重驱动,中国铁路将继续稳步迈向更高的层次,成为全世界瞩目的交通强国。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