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组数据都事关城市建设和民生福祉。数据背后,是荆州市建设科技和建筑节能中心推动城市建筑节能降碳、促进行业绿色转型的梦想与追求。
绿色,是荆州最鲜明的底色。近年来,荆州市节能中心在省、市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努力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从坚持规划引领、聚焦项目示范、强化监督监管等多个方位入手,全力发展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为荆州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绿色动能。
建筑行业是我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要领域。加快推进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对于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快推进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聚焦提高建筑领域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水平,系统部署了12项重点任务。“十三五”以来,湖北省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湖北省省级建筑节能以奖代补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其中已颁布实施的《湖北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明确了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相关支持政策。
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一系列顶层设计,绘就了荆州建筑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战略图”。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节能减排有关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荆州相继出台《关于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建议》《荆州市装配式建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荆州市“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实施意见》等文件,促进建筑节能走向规范化轨道。
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市城镇新建建筑100%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其中,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到20%,城镇新建建筑能效水平比2020年提升15%,城镇新建建筑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50%,新型墙体材料应用率达到97%以上。
市节能中心充分的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发展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协同发展的政策、技术和成果,提高社会公众认知度,形成良好舆论环境,促进全产业链健康有序发展。
在全市建筑业转型升级进程中,市节能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发布9期《荆州工程建设价格信息》,共5220册,测算发布2024年第一、二、三季度的建筑工程、市政设施建设工程造价指数,测定中心城区商品混凝土成本价格,编制发布医院项目造价指数;
积极做好造价调解咨询服务,实际做到让企业“少跑路”,截至目前,共完成网上调解咨询35个项目、线个项目、电线个项目……
通过聚焦造价调解咨询服务、建筑业市场转型需求、单位服务能力水平等问题,市节能中心不断做“新”、做“细”、做“优”服务,以实干新风为行业发展注入活力、增强动力。
10月30日,位于沙市区的江汉平原产业交流中心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车辆穿梭,实施工程人员忙碌作业……
“近零碳”,并不代表无排放,而是要使区域内排放和吸收的二氧化碳大致上相当。
在项目建设会议室内,市节能中心调研组围坐一起,听取“近零碳”建筑的汇报数据,并不时与项目负责人员就技术方案进行交流。
“根据预估数据,这一项目年均光伏发电量是37576度电,单光伏一项,折合每年二氧化碳减排21.8吨。”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吴国骏介绍,通过采用光伏建筑一体化、智能化控制管理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等技术,该建筑将满足现行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中的能效指标要求,为全市绿色建筑的发展树立新的标杆。
更多的技术投入,也带来了更高的成本。在城市更新这种多任务、多目标的综合项目中,绿色低碳韧性等因素往往在考虑的因素中优先级并不靠前。因此,全力发展绿色建筑,少不了有关部门的“奔走疾呼”。
近年来,市节能中心严格执行《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标准规范,通过打造湖北(荆州)园林博览会主展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逐步推动荆州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依托石首市超低能耗产业园的建设,围绕建筑外围护结构、建筑门窗、高效新风系统和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等关键环节性能指标提升和技术的应用,建设超低能耗建筑试点示范工程。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市节能中心主动上门,精准服务,从项目规划、初步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质量监督、竣工验收、档案备案等环节进行全过程、多环节进行前期介入式服务,切实帮企业排忧解难。
作为全省率先推出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居住小区,经过市节能中心与企业的持续探索,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丽天湖畔超低能耗建筑项目”得以运用,实现了满满“绿科技”。目前,该项目已获得二星级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标识,被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发展中心评为“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项目”。
通过对高星级绿色建筑项目和典型项目积极引导,市节能中心真正使政策指引有了方向、技术宣传有了典型,更多的绿色建筑正在荆楚大地拔地而起。
同样,作为建筑领域节能减碳的重要方式,装配式建筑为实现城市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荆州理工职业学院项目装配式建筑应用现场,看不到轰鸣的搅拌机,更没有成堆的钢筋水泥等结构。不同于传统建筑工地上的尘土飞扬和杂乱无章,这里的施工方式更高效且环保。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截至2024年9月底,全市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114.76万平方米,完成省建设厅下达目标任务的82%,并对36宗地提出了装配式建设条件,跟踪对接正在设计或在建的装配式项目9个。
为健全完善装配式建筑发展工作推进机制,市节能中心加强与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系统内相关部门的工作协调,逐步形成了从项目立项、规划条件、土地出让、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施工监管等关键环节的联动监督管理机制,通过强化部门联动、强化源头管控、强化过程监管等措施确保装配式建筑落到实处。
——加强项目源头管控。市节能中心在工程建设项目土地出让或划拨前便按照相关文件要求,提出装配式建筑建设条件,通过加强与成交地块的对接,及时掌握项目进展;在土地成交后,第一时间要求建筑设计企业严格按照要求实施装配式建筑;在项目编制规划建设方案时,明确单体装配式建筑。
——强化项目过程监管。市节能中心通过加强项目动态监管,开展日常巡查,强化参建各方主体责任,对装配式建筑项目在首层或首个有代表性的施工段验收环节进行现场核查,定期或不定期对装配式建筑实施情况做核实;项目竣工后,对项目是不是达到装配率要求等进行专项核验,并出具核验意见。
具备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可循环等优势于一体的绿色建材,是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高水平发展的基石。
今年以来,市节能中心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对荆州城区4家及石首市、松滋市、洪湖市3家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公司进行了质量、安全生产检查,对企业存在试验室设备不全、试验室环境卫生较差等问题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6份。目前,有一定的问题的企业都按要求完成整改。
让绿色建材“上云入库”,是加强建筑领域质量监管的有力抓手。市节能中心积极组织绿色建材企业加入绿色建材采信应用与数据监管服务平台,目前已有24家绿色建材企业申报入库(湖北省绿色建材采信应用数据库)。同时,组织全市预拌混凝土企业与省散预信息化平台对接,对接率达97.14%。
通过对企业的生产、运输、检验等数据实时采集上传,监测异常数据,有效地对原材料状况、生产的全部过程控制、出厂、运输及交货检验全过程进行动态监管,实现管理有“据”可循。
(见习记者:艾周梦/编辑:朱佳敏/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12月27日,有网友发出视频,63岁的刘德华在香港演唱会表演中助跑滑跪,踉跄摔倒,差点从3米高台上摔下,头部甚至已经悬空,看得很多人心惊胆战。事后,刘德华在社交平台上晒手写信报平安,表示:“亲爱的家人们,我没事,谢谢你们的爱,梦中见!”值得一提的是,类似的险情已经多次发生。
12月27日,有网友发布视频,63岁的刘德华在香港演唱会表演中助跑滑跪,踉跄摔倒,差点从3米高台上摔下,头部甚至已经悬空。视频看得人心惊胆战。事后,刘德华在社交平台上晒手写信报平安,表示:“亲爱的家人们,我没事,谢谢你们的爱,梦中见!”值得一提的是,类似险情已多次发生。
男子在寺庙捐款时手机掉进功德箱,寺庙方只允许其取回SIM卡:丢进功德箱的任何东西都属于神灵
近日,印度泰米尔纳德邦一名男子在寺庙捐款时,不小心将手机掉进功德箱,求助后得知功德箱两个月才打开一次。不仅如此,寺庙方面还称,根据1975年颁布的相关法令,“丢进功德箱的任何东西都属于神灵”,因此拒绝归还手机,但表示允许男子取回SIM卡并备份数据。
来源:极目新闻租住在深圳龙华区的城中村,陈小波每天上午8点多准时骑着电动车到几公里外的公司上班,在外忙碌一天,往往晚上9点左右才能到家。
上述知情的人说,唯一的区别不过是灌的料多一些还是少一些,“被灌食的羊,有的当场就被撑死,就算是活羊,买回去养着也是百分之百养不活的。”
2024年接近尾声,不少网友的第一反应是看看蛇年假期怎么排。首先1月1日元旦就迎来一个暴击:恰好在周中,无法连上周末。网友:想开点,上两天休一天再上两天。
随着元旦假期临近水果市场“应节明星”车厘子价格、品质广受消费者关注11月初刚上市的空运车厘子动辄百元一斤面对令人咋舌的价格不少人表示“再等等”而本月初随着海运车厘子陆续到港坚挺的车厘子价格开始松动价格下跌速度加快这几天“车厘子价格大‘跳水’”的消息在各大平台疯狂刷屏有网友直呼:“
不得不说,现在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真是太重了。有些动作慢的孩子从放学一直写到晚上九、十点钟才完成。尽管教育部门三令五申的要求给孩子们减负,但是某些学校的作业仍然不见少。甚至有的老师在孩子快睡觉的时候还在布置作业,引起了家长们极大的反感。这起事件发生在甘肃省武威市。